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民网 张帆摄
变化始于2019年。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张剑带着团队来到沈冠村探索稻鱼共作模式,采用“以鱼促稻、以田养鱼”的生态化养殖系统,让稻谷少施肥、不打药也能健康生长。
同时,依托莪山“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沈冠村将5g覆盖到田间地头。“依托5g网络,通过驾驶舱可实时查看田间情况,每天的水质、温度都能一‘屏’掌握、实时收集,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精准投饵、环境管控、病虫害监测等一系列农事操作,高产又高效。”张剑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5g的有力支撑。如果用有线光缆设置监控布点,施工难度极大,而有着高带宽、低迟延、高稳定性的5g网络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让传感器数据传输和视频监控传输畅通无阻。
如今,沈冠村42亩基地里安装了6个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查看稻田情况。“传感器就像是插入田间地头的‘侦察兵’,实时收集传输各类数据,再通过建模将数据进行融合、计算,实现智能、精准的农事操作,做到高产又高效。”张剑说。
稻田数据一屏可知。人民网 张帆摄
坐在智慧农业驾驶舱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在大屏幕上监测到农田里的一切数据。“影响稻谷和鱼生长的重要数据,比如温度、湿度、水质,全都在我们的实时监测下。”黄金源介绍,“还有控制病虫害的强度,就是说这块稻田里面有多少病虫害或其他的,它都可以显示到这个屏幕里面。”传统的农业一直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春播秋收,辛苦不说,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也得不到保证,而现在,靠屏幕上显示的数字,黄金源就可以让员工通过安装在室外的装置进行投喂鱼食等相应操作。
自去年莪山畲族乡启动“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暨数字乡村试点以来,5g应用已深深融入当地经济、民生、治理等各个领域,群众向“网”的数字乡村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如借力5g技术,云直播、云展示、云连线、云贸易等新型方式,百亩大樱桃、千亩生态稻、万亩高节竹等“莪山畲味”农产品都成了莪山的网红产品,帮助莪山乡民增收致富。
同时,5g技术也在保障着乡民的基本生活。随着年轻人流向城市,莪山留下了不少孤寡老人。通过行为数据提取,就可以为孤寡老人、慢性病群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生活与健康管理等智慧化服务。
在特殊群体智慧服务之外,“云医疗”也为乡民提供了丰富的医疗资源。医生可使用便携式医疗设备,上门对患者开展超声等医疗检查,实现5g远程上行诊断、后台专家交互指导。目前已完成专家会诊云平台系统对接,乡民就医将实现浙一、浙二等省级医院专家定期“云会诊”。
相关负责人表示,桐庐县还将以莪山畲族乡5g示范应用为范例,加快5g基站、“乡村大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努力为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5g示范应用建设和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更多经验。